下屬不聽話不干活咋辦?高手教你「四步走」,有點厚黑但十分管用
不知你是否遇到過這個情況,下屬不干活或者出工不出力,你干著急沒辦法,都是多年的同事,其中還有的不是親厚故交就是領導的關系后門,把你夾在中間是輕重不得。
上司一天比一天壓得業績重。這邊工作卻不見進展。急得每天團團轉,時間長了,上司嚴重質疑自己的工作能力。怎麼辦?
下屬不干活,原因有三:
一、綱紀不振,作風散漫
這里面,有的人是老員工,擺老資格,覺得離退休不遠,就想混混日子等退休。
二、上面有人,無所顧忌
這類人不是領導的親戚就是好友,時常在領導的周圍出現,充當著領導的耳目,自覺高人一等,不把你放在眼里。
三、順從大流,借機耍滑
以上兩種人嚴重挫傷了部門的工作積極性,從而產生了第三種人。
這一類人沒有背景,也沒有老資格,但是看到別人的工作不盡心也能工資獎金照拿,他們覺得自己努力工作就是傻子,所以也就不努力工作了。
這就是劣幣驅除良幣,長此以往,這類的人會越來越多,從而嚴重影響到部門乃至公司的發展。
接下來,教你四步,迅速扭轉局面。
第一步、整章建制,敲山震虎
把所有的規章制度拾起來,用開部門大會的形式表明你的態度,從今以后,日子不能混了,如再發現有不努力工作的,不聽招呼的,堅決用制度從事。
為更好地達到殺一儆百的效果,可以伺機處理一兩個沒有眼力價的人。
有道是慈不掌兵,該出手必須出手。
這一拳打得是那些想混資歷的老員工和沒有背景的第三類人,他們一看到要動真格的,立刻就會變得聽話。
當然他們還會邊干活邊張望那些身后有背景的人,一旦發現你不敢出手硬碰硬,他們還會故態復萌,所以就要緊接著進行第二步。
第二步、私下拉攏,分化瓦解
通過開會敲打了大多數人以后,有背景的人也在和你暗地較勁,看你是否有手段來對付他們。這個時候,你要采取私下小范圍溝通,以示安撫,但最終要打擊的就是這類人。
縣官不如現管,安撫其實也就是給他們面子和臺階下,他們當中的很多聰明人還是會選擇合作而不是對立,這就起到了一個分化的作用,走到這一步,基本上部門里的大多數已經開始向你靠攏了。
當然還會剩有一個兩個冥頑不化的刺頭,只認準他們的后臺,還是不會把你的話當回事,這幾個就是你要重點對付的人。
第三步,明揚暗抑,明升暗貶
最后這一種人,更有可能就是奉了他們后臺的意思,專門給你使絆子來了。
但是通過前面二步,你已經掌控了大局,并且通過一步步地篩除分化,把這些藏得最深的那部分人揪出來,讓他們站到了整個部門的對立面,換言之,已經被孤立出來了。
對付他們的辦法就是有意放縱他們,以助他們惡貫滿盈。最后擇一大錯而行霹靂手段,開除出本部門,他們的背后的人都無法說出話來。
這一招其實是陽謀。他們明白問題在哪里,但是由于本身的性格問題,自入圈套。
電視連續劇《雍正王朝》里,雍正皇帝把自己的親信侍衛派到年羹堯的軍中,不無敲打監視年羹堯的意思。
那些八旗子弟到了軍中,當著年羹堯的面,冷傲無禮,但年羹堯卻出奇的好脾氣,不僅不與他們計較,還請手下招待他們喝酒。
那些紈绔子弟還真以為年羹堯怕了他們,越發不知天高地厚,竟然在軍中拔刀火拼,嚴重違反了軍紀,結果被年羹堯抓了錯處,下令處斬。
靠著九貝勒求情,那些侍衛才撿回一條命來,由于見識了年羹堯的陰毒,即便是后來年羹堯對他們無比優待,他們也不敢再有放肆,生怕惹得這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頭翻臉不認人。
從此對年羹堯俯首帖耳,戰戰兢兢,再不無事生非。
對付小人,沒有仁義可講,必須用黑厚的手段。
對君子講仁義,君子敬你,對小人講仁義,小人欺你 打了狗,再看主人的面。
必須讓那些不服你的人看到你兇狠的一面,他們才會心有余悸,而不敢明目張膽。
一有機會,你還得想辦法把他們調離本部門,才是最終解決之道,畢竟他們背后靠山的面子還是要給的。
第四步,培養親信,培養B類人才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在整理隊伍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培養自己的團隊,這個團隊里應該有能人,有心腹。
沒有那個孤家寡人是可以成功的,一定要靠團隊,一旦你的命令遭遇抵觸時,能有人幫你頂上去,才會穩住場面。
人才和心腹的選擇要從被前任主管打擊的失意人群里去發現,去培養。
因為你提拔了這些人,你對他們是有知遇之恩的。畢竟從其它人群里選擇效果更好。正如你把一個燒餅給了一個快要餓死的人與一個吃得飽的人,結果是不一樣的。這就是:
錦上添花總不如雪中送炭。
團結大多數人,打擊出頭鳥,把極少數典型從人群里分化出來,作為最終治理對象。
將不殺不威,兵不殺不齊,作為一個部門的主管,沒有殺伐決斷之心是不行的,想不得罪人也是不可能的。但行霹靂手段也必須有方法,不能把自己搞成大多數人的對立面。
欲奪之,先予之。
對于有些難以從正面攻破的陣地,不妨迂回一下,從側面進攻,效果會事半功倍。這就是黑厚學。
我們不以黑厚害人,但也不以黑厚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