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因果定律:為什麼越精的人,越會吃大虧
精三分,傻三分,留下三分給子孫。
有學生曾向國學大師南懷瑾請教,什麼樣的人容易成功?
南懷瑾回答說:「一個笨人,一個不玩手段、對人做事都非常誠懇的人。」
人厚道,天不欺。精明的人或許能贏一時,厚道的人才能贏一世。
01 越精明,越吃虧。
鮑鵬山老師說過這樣一段話:「計算得失,是人生最大的失。你大大咧咧會有得失,你小心翼翼也有得失,你豁達大度會有得失,你精明算計、算來算去,還是有得有失。」
人有千算,天有一算。
太過精明算計,把時間浪費在蠅頭小利上,只能壞了自己的境界和格局。
清代舉子方朝覲,冬天帶著仆人進京參加會試。
他特別摳門,生怕仆人多花一文錢,在仆人的伙食上精打細算。
到了京城之后,他囑咐仆從,隨便吃點咸菜就行,不要鋪張浪費。
仆人沒辦法,只能點了幾份酸黃瓜。
他自己卻在樓上大魚大肉。
誰想到最后結賬的時候,他花了十吊錢,仆人卻花了四十吊錢。
方舉子跑去找店家算賬。
店家說:冬天里的瓜果蔬菜本來就少,這里又是京城。
這酸黃瓜都是現腌的,一小碟黃瓜值京城十吊,相當于外省制錢一千文,比肉可貴多了。
方舉子只能忍痛解囊付錢。
沒想到自己算計了一路,卻在這里賠大發了。
不僅惹得仆從不快,還讓圍觀的人看了笑話。
算計莫過頭,過頭天必收。
一個人越是算計,越容易失去。
北宋的李世衡出使高麗,高麗國王送他很多上好的絲綢。
李世衡把東西交給副使打理。
回國的時候,副使把李世衡的絲綢墊在船艙下面防水,把自己的絲綢放在上面。
誰知道路上遇到風暴,為了防止沉船,水手把船艙的貨物扔出去了大半。
風暴停下之后,人們發現扔掉的都是副使的東西,李世衡的東西還在船艙里。
回國之后,副使成了大家的笑柄,最終羞愧辭職。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很多時候,個人的盤算在天命之下不值一提。
與其斤斤計較,把自己搞得精明市儈、小家子氣,不如豁達一點,把格局打開。
02 越精明,路越窄。
《世說新語》里有個人叫王戎,家里錢很多,每天和夫人拿著象牙籌計算財產。
但他為人十分吝嗇。
他家里有棵很好的李子樹,結了果子他想拿去賣。
又怕別人得到種子,于是把李子核都鉆破了再賣。
閨女出嫁的時候,借了他幾萬錢,很久沒還。
女兒回家省親,王戎甩臉子給女兒看,直到女兒把錢還了,他才有了好臉色。
王戎的侄子要成婚,王戎只送了一件單衣,完婚后又要了回來。
當時的人都嫌他吝嗇,壓根沒人愿意和他交朋友。
雖然很有錢,但是親兒子親閨女對他也不親近。
古人總說:吃虧是福。
因為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桿秤。
你對別人慷慨,別人就記著你;你對別人吝嗇,別人也記著你。
處處計較,處處算計,時間久了,朋友也就走光了。
江州刺史衛展在潯陽時,有知交和老朋友投奔他,他不愿收留,但是礙于情面,又不便啟齒。
于是就送給朋友們一斤草藥「王不留行」。
朋友一看,就知道了衛展的意思,于是都離他而去。
時間久了,就再也沒有朋友上門了。
作家吳軍曾講過這樣一段話:
「有些人精明而不聰明。
他們非常懂得趨利避害,對于任何蠅頭小利都不會輕易放過。
這類人你很難和他講行為的體面、合作與共贏。」
總是吝嗇小氣,精于算計的人,注定是沒有朋友的。
他們得意時無人分享,失意時無人幫忙。
這樣的人,路越走越窄,最終寸步難行。
03 精明的最高境界,是渾厚。
曾國藩曾說:「精明須藏在渾厚里作用。古人得禍,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渾厚而得禍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為愚也。」
自古以來越是精明的人,越容易招禍,但是厚道的人,卻幾乎沒有什麼禍患。
現在的人總怕自己不夠精明,這才是最大的愚蠢。
明代無錫人盛颙辭官回鄉后,看到自己的鄰居被人關押。
他上前詢問才得知,這些人都是因為欠了自家的錢還不上。
盛颙心中慚愧,把他們都放了。
然后叫子弟拿賬簿和借據,當著眾人面全部燒掉,對眾人說:
「對不起各位,請各位不要怪罪。請你們告訴鄉親,從今后不再催要了。」
眾人感激而散。
盛颙自此在家鄉以仁厚聞名,受到人們的敬愛。
鮑鵬山老師說:「精明其實是一種認知缺陷,太精明的人其實就是心智不全。」
什麼事兒都算得很清楚,什麼虧也不肯吃,長此以往就沒有人愿意陪你玩了。
學會吃虧,學會讓步,一個人才能真正走向成熟。
司馬彪的《續漢書》里記載一個這樣的故事。
曹操的曾祖父曹節的鄰居丟了一頭豬,鄰居就來曹節家找豬。
看著兩頭豬長得一樣,便說這是他的豬。
曹節也不與他爭,就把豬給了鄰居。
后來鄰居家的豬找到了,鄰居知道搞錯了,連連道歉。
曹節也只笑笑,并不責怪鄰居。
大家都稱贊曹節善良寬厚,他的名聲很快傳遍鄉里。
中國人常講:廣結善緣。
人心都是肉長的,待別人三分,別人也會回饋你三分。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厚道是人生最好的護身符,就像是為自己栽下的樹,早晚可以為你自己遮風擋雨。
▽
古人說:精三分,傻三分,留下三分給子孫。
今天,你給別人修橋;有一天,別人自會來幫你鋪更寬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