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已經開工了,很多人都說自己步入了人生的下半場。
今天要講的就是人生下半場,你要趁早知道的六件事。
一、學習
千萬不要停止學習,元宇宙、短視訊、直播、互聯網傳播、碳中和......
新鮮的事物層出不窮,需要的是更加瘋狂地學習。
這個時代主動學習者,信息差是不存在的。
只要你愿意就能通過各種渠道進入。獲得并學習各種知識。
簡單道理,此消彼長,不愛學習的人,信息差越來越大。
很多30+的求職者,對外界的變化一無所知,有什麼風吹草動,沒法應對。
時代,就是這樣,對于愛學習的人他們享有時代的紅利。
不愛學習的人,他們的安全邊際會越來越小。
愛學習的人,心態是開放的、包容的,看世界的眼光是柔和、好奇的。
反之,我們總能遇到又卑又亢的中年人,不愿意接受新事物,死守自己的那點東西,批判、鄙視,偏見僵化,精神也不快樂。
愛學習的本質是求知欲,這是一種欲望,一種比生理本能更高級的欲望。
二、見識
多增長見識,我們經常聽到的就是一句話就是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網絡太發達了,干什麼都方便,但同時人們也失去了很多與現實世界接觸的機會。
越來越多的人,以宅男宅女為榮,一部手機就能打發一天的時間。
但是無論是什麼工作,都脫離不了對真實世界的理解。
我們需要和活生生的人打交道,畢竟世界上所有的事都是人的事。
多出去走走,去不同的地方,見不同的人,才能獲得見識。
知識、常識都不如見識。
老師說的提高認知,讀書學習是一方面,但重要的是接觸這一世界。
互動式交流才是認知提升最有效的手段。
年輕人沒事別老宅這,多去走走,看看世界。
認知到世界的參差多態才能接受更多問題。
總說世界觀很重要,但連真實的世界都沒有見過哪來的世界觀。
三、主動
把握主動權,世上有三種人:
看客、演員、導演。
看客:是隨波逐流的人,接受外界設定,沒想法,看別人在舞臺表演,不參與其中。
演員:相對來說好點,參與演出,但沒有太多的主動權。
導演:這個就不一樣了,謀篇布局擁有更多的主動權。
諸多混得不錯的人,都有導演的特質。
因為他們總能把主動權掌握在手里,不會消極等待而是積極創造機會。
要知道,成功的創業者都是主動的,更喜歡進攻不喜歡防守。
他們主動結交,主動張羅布局,主動學習新的技能,提出自己的觀點。
掌握主動權,不僅會給自己新的機會,還會提升自己的影響力。
身邊有影響力的都是主動的人,很有主見,會讓身邊的人不約而同地聽從他的建議。
與之相反的是被動的人,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聚會的時候也是隨大流。
慢慢就會把自己變成透明人,沒存在感。
讓自己主動起來,是改變自己的第一步。
你不按照你想的方式去活,遲早會按照你活動方式去想。
四、自律
自律里面的坑要知道。
朋友G飲食比較規律,保持鍛煉身體。
經常有人夸她自律,但G說,這不是自律,僅僅是結果而已。
G腸胃不好,不能吃太油膩的東西,吃了就拉肚子,這是一種不得已的均衡。
鍛煉身體,因為G喜歡有趣味的運用,踢球、高爾夫、游泳…
G很少長跑,因為她覺得枯燥,只做喜歡的運動,量都夠了。
所謂的自律,沒有調用G的意志力,只是自然而然發生。
所以我們要對自律有些反常的認知。
自律往往代表著對自己的殘酷,對自己的批判以及自我的對抗。
他們要調用意志力來自己不做這個,強迫做那個,結果往往不如人意,開始自我貶低,陷入惡性循環。
都聽過棉花糖的實驗麼?有些小朋友忍住不吃第一顆,最終等到獎勵。
于是專家說他們自律,延遲滿足。
但是你有個內幕是不會去深究的,在等待的十五分鐘里,這些抵御誘惑的孩子,都耍了小聰明。
有的自己唱歌,有的自己玩游戲,用這些方式讓自己忘記棉花糖的存在。
他們用想做的事代替了不想做的事。
沒有對抗而是接納自己。
這大概是對自律的理解,對于誘惑的事情,找替代物。
如果你想長期堅持一件事,絕對不能只靠自律,要麼是打心底喜歡,要麼從這件事過程中有其他的回報,就像贊美、榮譽、金錢。
總之,自律不是一個反人性的過程,而是一種自我和解的結果。
這句話,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五、整潔
看到這里,你會覺得這種小事值得說麼?
太值得了,這種小事往往會潛移默化地改變你。
看電影的時候,英雄人物出場都是邋里邋遢的。
這是反差的表現手法并不是真實的情況。
你可以觀察下孩子,但凡學習好的往往都是很整潔的。
學習不好,往往桌兜里都是果皮紙屑一堆,書也像染燙過似的。
網上有句話不是說:學霸兩支筆,差生文居多。
為啥差生文具會多呢,就是因為管理得太混亂。
丟三落四,不是少了個筆芯,就是少了個筆帽,只能不斷地買文具。
而學霸都是規規矩矩的,用完東西,物歸其位,兩支筆一直用。
這并不是省錢的問題,重點是習慣可以相互喂養,有好的生活習慣的人,也有好的學習習慣的人。
經常清洗枕巾和被套,不僅會感覺心情愉悅,你會發現,拖地板也很勤快了。
如果睡覺前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疊好放身邊,你會發現,起床也沒那麼難了。
如果你早點起床,收拾一個外表,去到單位,精神煥發,大家對你也會有不錯的評價。
你要相信愛干凈,愛整潔的人,運氣都不會差。
這不是玄學,而是科學,整潔干凈,不僅會讓你提高效率,也能讓其他人對你產生信任。
因為大家都相信,能把自己形象管理好的人,都是有追求的人。
更重要的是,這對自己也是一種暗示,你用行動來證明,不愿意與臟亂差為伍。
六、時間
要給家人多點時間
G在老東家時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到了一定級別你就會被調來調去,就是不能在原來的地方。
以前的一位領導,就是外地來的,一次招待客戶時,他太太打來電話,刺耳大叫,即使沒開免提大家都聽得到。
好像是小孩子磕到眼睛了,媽媽很無助,打電話過來其實也解決不了問題,大概只是一種情緒上的宣泄。
領導在走廊里打了一晚上電話,快結束時才進來,眼圈都是紅的。
他的這個位置收入很高,但是值得嗎?
覺得不值,人生就那麼長,很多錯過的東西是沒辦法彌補的。
例如,目睹孩子的成長,以及和愛人一同變老......
價值觀這東西是不能強求的,我只是說說我的。
賺錢當然重要,但是賺錢只是獲得幸福的手段,并非幸福本身。
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共同成長,就是我追求的幸福。
這種幸福無法用結果衡量,完全來自你的感受。
G兒子初二,按說是反叛的年紀,但是我們像朋友一樣交流,挽著手臂逛街,他犯錯了會主動給我寫道歉信。
有一次我去他學校開家長會,他看到我很興奮,拉著我的手,把我介紹給他的同學......
這些點點滴滴的感受就是一種幸福,然而這一切也是有成本的,那就是長久的陪伴和用心的經營。
所以,想把這句話送給你:
企業需要經營,家庭更需要經營。
終身學習、多長見識、把握主動權、合理自律、保持整潔、陪伴家人。
最后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