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就是現代的戰場
職場就是現代的戰場。
戰略上,職業規劃等同于軍事規劃。首先要分析透徹自己的資源稟賦,即自己的優缺點,自己擅長什麼,喜歡什麼,有哪些資源,這些資源在哪個行業是有用的。
上述資源稟賦下,才能切實規劃自己的職場道路。職場教育總是以企業的目標來塑造員工,把員工都塑造成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但人有差異性是客觀事實,員工的目標也并不等同于企業的目標。
員工需要結合企業的目標和自己的資源稟賦來設計自己的道路——極端情況下,如果難以結合,那麼就要考慮跳槽。
一般情況下,可以做出發展、求穩定和生存三種規劃。
發展,就是在企業里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這建立在個人訴求與企業目標比較吻合的情況,或者個人訴求能夠在企業資源里得以實現。好比擴張性軍事規劃,除了充足的糧食儲備和富足的兵員,還得有一顆熱愛征戰的心。
求穩定,就是在企業里探索其它機會,企業的目標與個人訴求并不吻合,但企業內部的一些副產品對自己的人生目標有幫助,比如學習企業的經營模式,比如借助于企業在行業里的影響力,甚至為了結識某一個對自己終身有用的核心人脈。好比平衡型軍事規劃,軍事的首要作用在于協助其它方面的發展,比如經濟發展,比如文明建設,為其它方面的發展提供穩定性。
生存,就是企業對于個人訴求幾乎沒有幫助,但也不想在當下辭職,還在探索外部機會的狀態。就是圖一個溫飽交金的地方。好比防守型軍事規劃,軍事基本弱勢,但卻有著一戰之力,使得其生存得以保障,亟待軍事上的大調整扭轉弱勢局面。
戰略之下,才有戰術。
戰術主要是心氣和策略。
在不同的戰略規劃下,由于定位不同心氣則不同,如果求發展,你就得永遠斗志昂揚,屢敗屢戰,堅信別人能做到的自己一定能做到,即使自我麻醉自我麻痹,也得堅持下去——職場又不是高科技,只要拼,總會有發展。
如果求穩定或者生存,你就不能心氣太高,有些人熱愛工作,一到工作中就容易忘我,但這份工作又帶來不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在工作中取得成就的喜悅感也不持久,時間一長就容易產生沮喪和失落。
但你又不能太混,職場內卷帶來了競爭壓力加劇,這就要求很多時候,你得比那些一味前沖的同事想的更多一些,要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由戰略來指引戰術。有時候,「混」比不混更難。
策略其實是相對簡單的,現在的職場遍布各種工作指引,只要認真培訓,在執行中測試策略的適配性和有效性,就可以得出最適合自己的策略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