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事過翻篇
朱光潛說:「讓該走的走,該來的才能來。」
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煩心事,如果總是揪著不放,那麼,就會讓自己越活越累。
一個人,只有學會做減法,面對不堪的往事,能夠及時翻篇,才能讓自己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輕裝前行。
事過翻篇,放下「糾結」的事
什麼樣的人活得最累?
答案是:沒事喜歡亂琢磨的人。
生活中一點風吹草動,他們也會反復思量。
他們又往往有著消極的心態,喜歡把事情往不好的一面去想。
如此,就造成了極大的「內耗。」
他們往往一天啥事也沒干,卻感覺身心俱疲。
俗話說:「難得糊涂。」
人生在世,不可能什麼事情,都能弄明白。
有些事情,不管是糊涂,還是清楚,都不會影響我們的生活;有些事情,看得太清楚了,反而會讓我們痛苦不堪。
遇到想不通的事情,且放下。
也許過一段時間,就會恍然大悟;或者,過一段時間,再回頭去看,卻會嘲笑自己當初的「較真。」
古人云:「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當我們在為一件事情糾結不已,痛苦不堪的時候,何不從當下的事情中,跳出來,去反觀當下這件事,是否值得如此糾結。
有時候,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反而是「不解決。」
事過翻篇,放下「遺憾」的事
泰戈爾說:「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將錯過繁星了。」
有的人,面對自己曾經的遺憾、過錯,總是耿耿于懷,自我攻擊。
如此做法,只會讓自己在消極的情緒中,沉淪下去,從而對上天伸過來的橄欖枝,視而不見。
這便是不夠明智了。
那麼,面對遺憾,面對自己曾經的過錯,我們當如何看待呢?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從中吸取經驗教訓,不讓自己「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
然后整理好心情,重新出發。
古人云:「人非圣賢,孰能無過。」
我們常常用這句話,來寬容別人,為何不能用這句話,來寬容一下自己呢?
適當的自我批評,有助于改正自身的錯誤;過度的自我批判,過多的悔恨、自責,只會讓自己失去前行的勇氣與動力。
人,只有放下過往的包袱,及時清空杯子,才能讓自己走得更快、更輕松。
事過翻篇,放下「痛苦」的事
有一次,作家亦舒去倪匡家做客,看到花園里的綠植長勢不錯,便詢問秘訣,倪匡卻回答:「其實很簡單,無非是死得丟掉,再買新的。」
有的人,面對痛苦的往事,總是念念不忘,心懷怨恨。
在他們看來,如果選擇放下,那不就便宜了那些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了嗎?
實則不然。
如果對過往的痛苦,抓著不放,那麼,傷害的,可能不是那些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而是自己。
尼采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一個人,如果總是把過往的痛苦,在心中不斷咀嚼,那麼,就只會讓自己錯過一個又一個「美好的當下。」
如此,便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了。
有人說:「你要感謝曾經傷害過你的人,是他們讓你變得強大。」
此種說法,顯然是荒謬的。
任何磨難,都不值得美化;美化,不過是苦中作樂罷了。
我們要做的,不是寬容別人,而是放過自己。
只有放下「昨日種種」,方可迎來新生。
結語:
巴爾扎克曾說:「人生不忘許多,生活便無法繼續。」
手機用的時間久了,就需要清理垃圾,不然就會卡;
同樣,人心中的事情多了,也需要及時清理,才能讓自己神清氣爽,行穩致遠。
愿你我,都能事過翻篇,不糾結過往。
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