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香港赫本」:甩謝賢,與秦祥林失婚,蕭芳芳一生恣意瀟灑
六七十年代成長起來的女港星中,要說林青霞、梅艷芳、狄波拉、張曼玉,都能說出她們的二三事。
可是要提起蕭芳芳,是不是就要問一下,這是誰?
她的確很低調, 王家衛說她, 能那樣輕松地對待塵世浮名,除了她沒別人。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 黃霑,就是寫出「滄海一聲笑」、「上海灘」等等名曲的那位,對她也是大贊: 她是奇女子,可以絢爛,可以平淡,幅度之廣,友人之中,她為第一。
李連杰主演的《方世玉》都不陌生, 這里面飾演方世玉他娘苗翠花的,就是蕭芳芳。
這樣一提,你是不是已經在腦海中浮現出這對 花樣百出、搞笑不斷的母子倆?
蕭芳芳,正經論起來,她是從童星成長起來的影后中的影后。
只是她這個童星也未免太心酸,7歲出道只為掙錢養家。
她并不是在香港土生土長,而是在2歲時隨著父母從上海遷到香港。
父親曾留學德國,母親曾任上海美專學生會的主席,更是人人仰慕的一枝花和舞蹈皇后。
只可惜到了香港剛一年,父親就去世,母親帶著3歲的她艱難度日。 幸好蕭芳芳有著表演天賦,8歲考入了電影公司。
天賦加運氣,就會翻身。與少年李小龍一起演電影都不算什麼。
11歲時,她居然能和息影已經30年的胡蝶合作,兩人主演的《苦兒流浪記》是第一部在舊金山國際影展上被提名的中國電影。
電影的主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就是蕭芳芳唱的。只不過這首歌在兩岸三地紅起來則慢了幾拍。
蕭芳芳演藝生涯中的這把火,一點起來,就再也沒滅過。 她和母親的生活,自然不用再發愁。遺憾的是,她沒有時間去學校學習。
有見識的母親為她請了家庭教師。看了教授她的老師,你會羨慕得要命。
著名的京劇戲劇班師父 粉菊花教授她京劇。不少香港的電影明星都拜過這位大師,比如林正英。
她的書法是那個時期轉到香港暫住的傅雷教授的。
至于繪畫、騎馬、射箭、舞蹈、功夫更是樣樣不落。 這些看似是為了她從影之路做的鋪墊,其實已經將一種叫做氣質的東西浸到了骨子里。也許正是這種自帶的芳華讓她長大后依然能夠不浮不躁。
1970年,在古裝片和時裝片自由切換的蕭芳芳和謝賢談戀愛。
那個時候的四哥也是紅極一時。當然,更有一個毛病,沾花惹草。
兩人間的差距不僅僅是11歲的年齡,還有對自身的認知。
蕭芳芳想要出國留學,便讓謝賢跟她一起出去充電。
可惜,四哥的電需要女人來充,而不是書。 雖然他嘴上說讓蕭芳芳讀書,他享受生活,可蕭芳芳真要去留學,他慌了。
蕭芳芳果斷跟他提分手,她也成了唯一一個甩開謝賢的女人。
當年,她放棄的何止是感情, 還有邵氏開出的每年數十萬元的片酬。果然,名與利在她,只是浮云。
出國四年之后,1974年返回,她的勢頭依然不可擋。
和秦祥林、林青霞合作的電影使她拿下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也正是基于此,她和秦祥林相戀,并且迅速閃婚。只是秦祥林和林青霞還糾纏不清,而且又牽涉到了婚后沉迷賭。
蕭芳芳就像當初不慣著謝賢一樣,同樣不慣著秦祥林,干凈利索地辦理了失婚手續。
1980年,蕭芳芳和張正甫結婚,這一次,她找到了她的良人。 婚后夫妻互相扶持,蕭芳芳更是家庭事業兩不誤。
1995年絕對是48歲的蕭芳芳的幸運年。
她憑借《女人,四十》一舉拿下好幾個獎項,更是獲得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她是第二個獲此殊榮的華人女星,第一個是張曼玉。
影后中的影后卻在頒獎現場聽不見張國榮念她的名字, 她的耳朵聽不見聲音。
在她致謝時絲毫不掩飾自己的缺陷,感謝評委會能把獎頒給她這個聽不見聲音的人。
其實蕭芳芳從小遺傳了父親的耳疾, 一開始只是一只耳朵,后來發展成兩只耳朵都聽不見。
1993年她跟李連杰合拍《方世玉》時,幾乎完全靠自學的唇語來對臺詞。
從小到大,數不清的影視作品,個個都是精品, 竟然是耳有殘障的人完成的,不由得讓人肅然起敬。
就連王晶都稱贊,在他的眼里第一名永遠都是蕭芳芳。
4年之后,蕭芳芳退出影視圈,轉身投入了慈善事業,創立兒童護苗基金,宣傳保護兒童免受侵害。
她發動自己在演藝界的力量,開辦慈善音樂會,林憶蓮、張惠妹等等紛紛登臺支持。
張國榮還想過要為她的慈善基金拍攝短片,只可惜還未來得及拍攝,人就永遠離開了。
她的慈善晚會,還吸引了賭王何鴻粲慷慨解囊相助,興起的他還當場和蕭芳芳來了一段恰恰,可見交情非同一般。
現如今,已經73歲的蕭芳芳,依然在為基金會的事情忙前忙后。
人人都說她是香港的赫本,這真的是名副其實。
一生之中,被苦難喂大,殘障纏身,卻能如夏花一般恣意開放,恣意瀟灑,晚年又放下浮華,投身慈善。
除了蕭芳芳,還真沒有第二個人能擔得起這「傳奇」的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