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的衰落,非一日之寒,并非觀眾故意唱衰,只是事實擺在眼前,香港電影工業創作出來的好作品寥寥無幾。
最近,以郭富城、梁朝偉聯袂主演的電影《風再起時》噱頭滿滿,導演翁子光有《踏雪尋梅》這樣的懸疑佳作在手。
可惜,電影上映3天,票房僅3000萬,看過的觀眾都覺得糟糕,更讓觀眾覺得:「 港片已死,再無爭議。」
但在「無人關心的角落」,由黃子華主演的電影《毒舌大壯》,以8400萬票房,刷新了電影在港上映的紀錄。
要知道,僅僅在香港地區,一部電影票房能向「電影億元俱樂部」發起沖擊,是個非常亮眼的成績。目前某瓣開分8.0,比肩《流浪地球2》。
光看片名,也能猜到影片講述的是毒舌律師的成長與蛻變,而「毒舌」尤其符合黃子華牙尖嘴利的形象,影片的主題和內容沒有太多新意,但立意高、拍得深、主演們金句頻出。
《毒舌大壯》將與2月24日在大陸上映,預計也能有不錯的成績。這個「預計」并非隨口一說,實在是因為主演黃子華,太牛了!
黃子華,香港影壇的一朵「奇葩」
黃子華,人送外號「子華神」,不論是香港觀眾還是大陸觀眾,都對他有著無限好感。而這個好感,也直接體現在票房成績上。
去年,黃子華主演的小成本港片《還是覺得你最好》在大陸上映,悄摸摸的破了一億票房。
11.6萬觀眾為電影打出了7.4的評分。
電影的場景很簡單,基本就是在一幢房子里完成的,講述的是6位主角間的親情、愛情、友情,以及女性意識覺醒等元素。
黃子華飾演的大哥,固執的守著父親留下的叉燒房,他要求弟弟們每天回來吃飯。弟弟們不愿意,他就花錢,請弟弟們回家。
大哥的前女友,成為了二弟的現女友,三角戀雖然俗套,卻被演出了新意。三角戀不再負責狗血,而是探討:愛情到底有沒有正確答案。
三弟與老實女友戀愛多年,女友甘當煮飯婆,面對男友的不思進取、好色都一再忍讓,最后她幡然醒悟,典型的「戀愛腦」成長歷程。
影片談不上多麼出乎意料,但用了心的電影,會被觀眾看到,《還是覺得你最好》以小博大,成功了。
如今,《毒舌大壯》再創佳績,黃子華功不可沒,他是全片的「戲眼」,是靈魂人物。嬉笑怒罵、酸甜苦辣,黃子華把100分的角色,完成到了120分,觀眾甘心進電影院為「子華神」買單。
在古天樂、梁朝偉、郭富城接連被唱衰的情況下,今年已經62歲的黃子華逆勢而上,怎麼不算是「奇葩」呢。
那麼問題來了,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為什麼觀眾會喜歡黃子華?
首先,當然是黃子華創立自成一派的「棟篤笑」,喜歡他的觀眾,贊他是華人脫口秀天花板。
1990年,黃子華當時都打算退圈了,但他突發奇想,花九個月創作了一個劇本,也就是棟篤笑的底稿。
90分鐘的表演,讓觀眾驚為天人,黃子華由此在粵語地區爆紅,開啟了自己的棟篤笑時代。
可惜他說脫口秀用的是粵語,語境不同,受眾自然不一樣,因此很多普通話語系的觀眾,對「棟篤笑」不感冒,自然知之甚少。
但仔細看過黃子華的脫口秀內容,就知道他與內地的李誕之流,完全不一樣。
黃子華的脫口秀,有對社會熱點話題的深刻反思,有對「上面」的辛辣諷刺,他用喜劇的方式聊人生、聊思想,善用雙關、段子高級。
觀眾會將黃子華與周星馳進行類比,喜劇屆的周星馳百年只有一個,脫口秀的黃子華百年也只有一個。
既然大陸觀眾不看棟篤笑,為何又喜歡黃子華呢?而這就源于他的愛國情懷。
年輕時開始講棟篤笑,黃子華就一直堅定立場,他說:香港本來就是中國的,英國歸還香港,是物歸原主。
他還在頒獎禮上霸氣發言:麻煩你回去跟日本人說,釣魚島是中國的。
十幾年前,黃子華就在萬人體育場開脫口秀專場,他諷刺日本所謂的匠人精神,諷刺看似高貴的日料壽司,諷刺被精心包裝的潮流文化。
他會說,敢說,他能敏銳的察覺到問題的內核和痛點,發人深省,回味無窮。
如此霸氣堅定的香港愛國藝人,就算大陸觀眾不了解他,也不會不喜歡他。
62歲中年翻紅,黃子華靠的是什麼?
近幾年,黃子華在棟篤笑上花的功夫已經少了很多,或許是年紀大了,力不從心,或許是想要表達的,都說盡了。
人到晚年,不說脫口秀,他還有過硬的演技支撐他在電影圈走下去。敏銳的嗅覺,讓黃子華接劇本的能力很不錯,最近的兩部電影就是證明。
黃子華演過的電視劇并不算多,在內地有一部《非常公民》,他在劇中演溥儀,非常傳神,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2013年,當時許久不演電視劇的他,憑借《My盛lady》一句拿下TVB視帝。有些人偶爾拍一次就能成為最佳男主,有些人沉浮十幾年都與獎杯無望,這就是演員與演員的差距。
如今的香港電影,砸大錢,搞大制作很難回本,比如古天樂。
偶爾一次,比如劉德華的《拆彈專家》系列,那也是得益于劉德華極高的國民度,以及頂配的劇組陣容。
像黃子華這樣的演員,只能把小成本電影玩出花,扎實的走好每一步,爭取讓香港電影,煥發最后的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