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神話淪落為「票房毒藥」,拖垮成龍的5大根本原因,都很致命
「成龍說很開心和爛演員合作!」
「成龍被觀眾當場要求退票!」
這是最近成龍新電影《龍馬精神》的 熱搜詞,
雖然這些熱搜詞是被歪曲事實后產生的,
但令人唏噓的是,作為一部電影,成龍主演的電影,它的熱搜 沒有以電影內容為主,而是靠著這些 五花八門的噱頭才勉強引發爭議。
更讓諸多成龍迷 灰心的是,《龍馬精神》 上映6天票房才破億, 上映10天票房僅有1.5億的成績。
很多網友表示,大哥的票房號召力依舊不行。
畢竟前有 《滿江紅》收獲總票房45億, 《流浪地球2》突破40億,就連文藝片 《無名》也超過9億。
多相對比,雖有檔期優勢,但這個結果還是顯得很慘烈,畢竟 成龍國際巨星的地位擺在那里。
據傳,《龍馬精神》光投資額就有3億,按照目前情形來看,預計票房收入在2億左右,
再根據收入分配比, 此片至少要虧2個億。
其實不光是此片,近10年來,特別是2018年之后,成龍主演的電影票房一直呈 江河日下的趨勢,且評分極低。
要知道,成龍在香港、中國乃至 世界影壇的地位世人皆知,不用帶護照, 單憑刷臉就能通行世界各地,「江湖」地位可見一斑。
可是最近幾年,他明顯處于創作的持續疲軟下滑狀態。
江湖地位仍然有,作品品質卻江河日下了。
是成龍的時代過去了嗎?
還是他真的英雄遲暮了?
01 「票房毒藥」會變通,鋪就國際巨星之路
什麼作品能夠 吸引眼球?
當然是那些令人耳目一新、大呼過癮、感同身受的作品。
成龍當年能夠躋身世界巨星行列, 離不開新、爽二字。
上世紀70年代末,成龍憑借《蛇形刁手》和《醉拳》,開創了喜劇動作電影的先河。
這兩部電影 劇情十分簡單,比如,《蛇形刁手》講的就是 傻小子碰到武林高手的故事。
該電影吸引眼球的是:構思巧妙的動作設計和極具喜劇效果的情節。
影片中,武林高手白長天教傻小子簡福功夫,有時用一只 破碗來訓練步伐,有時讓簡福 躺杠桿上練腰力,有時在竹竿上 放雞蛋練靈巧的步伐……
這些創意都來自成龍。
他把本來就會的蛇拳和雜耍結合起來,改變了動作片中一板一眼的招數帶來的呆板印象,令人眼前一亮。
片子上映后一舉成功,不僅在香港獲得270萬港幣的票房,更是在亞洲乃至全球引起轟動,全球票房高達650萬美元。
而在此之前,成龍主演的電影基本都是在模仿李小龍和古龍的的動作片和武俠片,部部撲街,被發行商稱為「票房毒藥」。
可見, 唯有創新和自身特色才能帶來生機,無論哪個行業皆是如此。
而讓成龍真正進入國際巨星行列的是1995年主演的 《紅番區》,也因此奠定了他在演藝界大哥位置的基礎。
此片香港票房5691萬港元,內地 9500多萬人民幣,美國也有 3200多萬美元,發行商嘉禾大賺超1億港元。
《紅番區》的成功,與成龍拼命三郎式的 狠勁不無關系。
影片中有一個鏡頭,面對一大群黑幫的追殺,成龍走投無路,從一幢五六層樓的天台, 飛身跳往另一幢樓。
好萊塢電影導演斯皮爾伯格問成龍跳樓鏡頭是怎麼拍出來的,成龍 呵呵一笑說:「就是這麼跳過去的呀。」
這部影片中除了具有 一貫的幽默和插科打諢外,就是類似無防護實力跳樓這樣 驚險、刺激的動作,給觀眾帶來一股酣暢淋漓的「爽」感。
而在當時的好萊塢影片中,那些刺激的、不可思議的驚險動作都是靠綠幕完成的。
好萊塢無疑也看到了成龍的拼命精神和 不可替代性,熱情地向他拋出了橄欖枝。
其實這電影還有一項功勞,它使內地人們春節看電影成為一種 習慣,從此 「春節檔」「賀歲片」在內地有了名字。
此后直到2010年,只要是成龍主演的電影, 票房和口碑都能扛得住,影迷觀眾愿意為他的電影買單。
但俗話說,花無百日紅,大哥也一樣,在2010后開始走下坡路,而且一發不可收拾。
02 爛片頻出,江湖地位難保
其實,在2010年《大兵小將》拍完后,成龍曾萌發退出電影江湖的念頭, 他決定拍完下一部就休息。
也許正是「下一部」這個詞讓他舍不得放手,一部接一部地一直拍到今天, 總有「下一部」待拍。
他拍完《大兵小將》拍《功夫夢》,
拍完《功夫夢》后拍《新少林寺》,此后又有了下一部《辛亥革命》。
接著,2012年在拍 《十二生肖》時,成龍又發話了,以后將不再搏命拍電影。
而后,《警察故事2013》不約而至,《天將雄獅》款款而來,《絕地逃亡》也緊跟其上……
與之前一樣,成龍在每一部電影的 打戲中都親自上陣,完成那些極其危險的 高難動作。
盡管如此,成龍大哥卻沒有那麼「靈」了,票房和口碑雙雙下滑。
據統計,近10年來,除了《英倫對決》的票房和口碑還算不錯外,成龍的其它電影都不盡人意。
最糟糕的是2019年上映的《龍牌之謎》,豆瓣評分只有 3.6分,總票房也只有 2000萬多一點。
此結果一出,演藝界一片嘩然,成龍的電影也不香了嗎?
其實,這一切都是 有跡可尋的。
從成龍近10年主演的電影數據可以看出,2018年之前,票房還是能扛得住的,
《功夫瑜伽》的票房超過了 17億,票房最少的《機器之血》也超過了3億。
2018年之后的幾部電影數據顯得很難看,《龍牌之謎》就不說了,
2019年春節檔影片 《神探蒲松齡》只有1.6億,2020年國慶檔 《急先鋒》2.94億。
受此打擊,此后連續2年,成龍沒有任何電影在內地上映。
2023年他卷土重來,沒想到 《龍馬精神》預售票房只有57.8萬,總票房打足了能有2個億就算不錯。
很明顯, 票房3億已成了成龍電影很難跨過的一道門檻。
對于動輒幾個億的拍攝成本,如此之低的票房讓成龍何去何從?
他還會出爆款嗎?
從口碑上來看更加令人沮喪,11部電影豆瓣評分 平均才5.2分。
《功夫瑜伽》雖然票房還不錯,但豆瓣評分連5分都沒有超過。
創意貌似新奇的《神探蒲松齡》更是低得離譜,只有3.8分。
而《急先鋒》和《機器之血》也是一言難盡,一個4.4分,一個4.6分,
不錯,無論多麼牛的演員都有可能拍爛片,但 接二連三地拍爛片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這樣的口碑與國際巨星的名頭背離太多。
最近上映的《龍馬精神》是對 成龍主演的十幾部電影的致敬,
影片中有一句台詞「你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這是片中男主女兒對主人公講的一句話。
這句話何嘗不是對成龍當下電影事業現狀的暗射,成龍自己對此也表示認同。
他說: 「‘你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說的也是實話,我們的時代已經過去,那是個拼命的時代。」
那麼,到底是時代不同了?
還是廉頗老矣?
亦或是其它什麼原因呢?
03 沉疴難消的五個根本原因
成龍主演的電影票房和口碑連續多年呈下滑趨勢,絕不僅僅是時代不同的緣故,而是 多種因素合力造成的結果。
第一,從大環境上來看,影視行業從2018年后開始告別「熱錢時代」,進入影視凜冬。
據相關數據顯示,過去的3年,已有上萬家影視企業倒閉,
一些導演、制片、編劇和演員們做起直播帶貨、微商,有的甚至兼職送起外賣。
資本沒有那麼勇敢了,即便是成龍這樣的國際巨星,也難找到一擲千金的投資人。
沒有足夠的資金投入,難以進行前期高品質的拍攝和后期大力度地造勢,形成惡性循環,導致票房和口碑不佳的后果。
第二,香港電影的漸漸沒落,使內地觀眾失去了對港片的濾鏡,
成龍、劉德華這樣的大咖若演得不好,也沒人為他們買賬。
確切來說,2002年的 《無間道》成為香港電影衰弱的分水嶺,
而2008年成龍的 《功夫之王》成了 最后的輝煌。
那些曾經如雷貫耳的香港巨星要麼走向好萊塢,要麼走向內地,否則就難以生存和發展。
現在,連好萊塢電影在中國也不怎麼吃香了。
2012年,好萊塢電影在中國電影票房總收入中占比達到48.2%,到了2021年, 僅占12.3%,可謂是斷崖式下滑。
這就表示走向好萊塢的國際巨星也無法讓觀眾為爛片買單,成龍同樣難逃趨勢。
第三,時代不同了,武俠片不再是觀眾心里的香餑餑。
在娛樂方式單一的年代,武俠題材滿足了人們對于自由、行俠仗義的幻想,可以暫時忘卻現實生活的平淡和無奈。
如今可供娛樂的方式層出不窮,電影方面的新題材一個比一個有吸引力,
科幻、穿越、仙俠、玄幻、軍旅等 輪番上演,武俠題材的空間被壓榨得只剩一絲縫隙。
更別說優秀武俠小說的創作者后繼無人,很難再出現像金庸、古龍這樣的大師,一再炒冷飯,觀眾沒興趣奉陪。
武俠題材失寵已是不爭的事實。
第四,影視劇受寵的密碼是「流量」二字,占觀影市場很大比重的年輕觀眾只愿為自己的偶像買單。
成龍在《龍馬精神》的發布會很無奈地表示,現在他找人投資, 區區1000萬都沒人有興趣,但如果有易烊千璽,4個億都有人爭著去投。
「因為你只要有流量、有人氣、有影迷就行了。」
其實,《龍馬精神》這部影片中也邀請了劉浩存、郭麒麟兩位年輕知名演員,
只是, 這可能并不是成龍所中意的吧。
劉浩存雖以「謀女郎」出道,但紅了之后風評卻奇差,除了公開嘲諷前輩外,還很自負,
再加上她母親的舞蹈班出事后拒絕賠償一事,負面影響很大。
對此,成龍不會不知道,之所以還會請這位, 明顯有資本硬塞的嫌疑。
前幾天,「成龍口誤說很高興和爛演員合作」詞條沖上熱搜,
說的是成龍在《龍馬精神》某路演現場脫口而出: 「很高興與這麼爛的演員合作。」
隨后他立即解釋,因為自己國語不太好,不小心把「這麼優秀」說成「這麼爛」。
有網友評論,「是不小心嗎?故意的吧。」
至于真相如何,只有當事人才知道,爛劇總要有人背鍋。
第五,成龍賴于成功的因素發生了變化。
成龍之所以能一舉獲得成功,是因為他在影片中把驚險刺激的動作與喜劇元素結合起來,
而這些玩命似的動作都是他自己完成的。
如今,成龍早已過了 花甲之年,腿腳再也不能像年輕時那樣利索,
從近年來的影片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他的動作幅度變得越來越小,速度漸漸緩慢,有力不從心之感。
更要命的是,即使他的動作和年輕時一樣,也難以奪回觀眾的目光。
因為這些在十幾年前非常好看的動作,與如今通過數字技術制造的逼真、奇幻的景象相比,還是 相差太多。
成龍的動作喜劇片中還有一個 不可忽略的軟肋,就是影片中的人物塑造過于簡單,敘事模式太過單一。
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如警官、歷史學家、廚師等等,都像身懷絕技的世外高人一樣,
無論遇到的困境有多麼不可思議,最后都能化險為夷。
這確實能讓觀眾覺得很爽,但總是這樣難免會有 審美疲勞,希望有一些切合實際、遵從人性的藝術形象出現。
總之,多重原因造成了成龍電影的沒落,注定他很難再現往日的輝煌。
歲月不饒人, 成龍老了,
而 時代的車輪又轉得太快,博人眼球的新事物接連不斷地涌出,他實在難以跟上。
盛極而衰是一種 必然規律。
也許成龍可以轉換一下思維,像周星馳一樣轉入幕后,或培養新人,把自己的寶貴經驗傳授給有志于武俠片的下一代,讓武俠精神得到傳承。
成龍大哥在影壇一戰就是幾十年,為觀眾奉獻了無數經典武俠片,并竭力把中國電影和中國文化向全世界傳播。
他的貢獻有目共睹,無論以后如何,成龍,都是國人心中永遠的驕傲。
目前,成龍大哥已排期未上映的電影多達23部,排到了2027年。
希望他能夠憑借這些新電影,打一個漂亮的口碑票房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