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的香港奢靡繁榮,是知名的娛樂之都,而在1960年到1970年這段時間里,有個人成為了全香港公認的娛樂之王,三家最大的夜總會全在他名下,舞女超過千人。
然而這樣傳奇的人物,最開始卻只是個小攤販,傳奇創業經歷引萬人圍觀,還被搬上舞台,創作成了舞台劇!
1、一句話從小販變老板
這個人名叫黃球,又叫黃耀寰,1921年在廣東新會縣出生。黃球家境貧寒,自小就沒怎麼讀過書,為了維持生計,小小年紀就出門打工。
17歲的時候,黃球揣著2塊大洋,獨自來到香港謀生,最開始只能在工地做苦力,或者是在街頭倒賣一些小玩意,賺些小錢,勉強糊口。
后來他有機會到汽車經銷店里做工,一次偶然間,聽到顧客抱怨,說香港沒什麼娛樂場所,想要消遣一下都沒地方可去,遠不如上海舒服。
當時他一拍腦門,將自己攢下的1萬美元全部拿出來,又找人借了6萬美元,開設了第一家東方舞廳,開始了自己的創業路。
2、舞廳規模越做越大
舞廳開門之后,生意爆火,四年之后,黃球又在灣仔開設了「杜老誌舞廳」,這家舞廳開了30年,后來才賣給鄧崇光家族。
他后來又開了一家「富士舞廳」,營業了35年才宣告結業。這三家舞廳幾乎壟斷了香港的娛樂市場,三家舞廳的人數加起來超過一千人。
在1960年的時候,在他的舞廳里唱一首歌要8美元,是其他舞廳的4倍,有些舞女雖然長相不算漂亮,但個個能說會道,不少有錢人流連忘返,紙醉金迷。
3、創業經歷被改編
因此有不少舞女在這里工作時,結識了富豪,順利加入豪門,成為闊太。黃球后來還開了一家名叫「五月花」的酒家,開業的時候連共濟會的「利銘澤」都來捧場。
黃球當時在娛樂、餐飲和房地產行業都做得風生水起,后來又進軍金融行業,在2014年的時候,舞台劇《杜老誌》以他的故事為藍本進行創作,可以說是相當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