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香港的李連杰,為何敢罷拍《黃飛鴻2》?原來背后有高人撐腰
一、
1982年,還在劇組拍《少林寺》的李連杰請教導演張鑫炎:我該怎麼進一步提高演技?張鑫炎告訴他:你得找徐克拍電影。
彼時,李連杰還不知道徐克是誰,另外,當時的他還是體制內的運動員,拍戲是領導安排的業余任務。拍不拍,跟誰合作拍?李連杰說了不算。所以,那時候的李連杰并沒有把張鑫炎的建議放在心上。
反倒是張鑫炎,因為欣賞李連杰,此后對他的演藝前途就格外關照。等到《少林寺》拍完于香港上映時,張鑫炎專程找到徐克,并這樣囑托他道:
「李連杰還得你來拍,他的事業才會延續。」
面對武俠片前輩張鑫炎的囑托,徐克動了想和李連杰合作的心,也專程讓妻子施南生去北京見了他。但受限于時代背景,兩人直到《少林寺》上映的八年后才正式合作拍了一部戲。
因為這部戲,李連杰不至于泯然于眾,而是如張鑫炎所說的那樣,事業有了延續,并且一躍成為香港影壇的票房保障。
二、
說到這兒,熟悉港片的觀眾應該猜到了,這部戲正是豆沙今天要說的《黃飛鴻》。
解讀港片幕后,致敬傳世經典,大家好,我是豆沙,今天我將會帶大家一起重溫這部李連杰功夫系列的巔峰之作。如果你也喜歡并多次重溫黃飛鴻系列,請動動小手給豆沙一波三連鼓勵。
三、
1982年春節檔,《少林寺》于香港公映,作為一部由香港左派電影公司出品的電影,當時背景下,票房上少有人看好。然而,憑借精彩的故事,硬橋硬馬的打斗以及祖國壯麗河山的外景,《少林寺》最終收獲1600萬港幣票房,擊敗同期邵氏劉家良的《十八般武藝》(900萬港幣),與嘉禾成龍的《龍少爺》幾乎打成平手(1700萬港幣)。
這樣的成績,讓李連杰在香港一戰成名,也著實驚呆了香港電影人。要知道,當時的成龍可是香港最紅的功夫明星,與他同檔期競爭(功夫片),并且不落下風,全香港也就洪金寶有可能做到。
如今,名不見經傳的李連杰居然能做到,這就讓很多香港電影人動了合作的心。
可惜,當時的李連杰還不算演員,他的演戲工作得由領導安排和同意。所以,自82年《少林寺》大火后,李連杰四年內只拍了兩部電影,分別是84年的《少林小子》和86年的《南北少林》。
雖然兩部作品的票房成績都能進入當(四聲)年票房排行榜前十,但因為作品數量少,題材單一重復,李連杰的「星光」逐漸開始暗淡。
更嚴重的是,當時的傳統功夫片臨近沒落,像他86年跟邵氏劉家良合作《南北少林》,電影還沒拍完,邵氏已經宣告倒閉,轉戰電視行業。
四、
如此局面下,李連杰在星光逐漸暗淡的同時,還要面臨失去靠功夫片翻身的機會。這樣的局面讓李連杰感覺到「青春在燃燒,但(我)不能做主」。
怎麼辦呢?先從「我能做主」開始改變。
之后,李連杰結束運動員生涯,出走香港,先后參演了《中華英雄》和《龍在天涯》兩部電影,可惜,兩部電影的反響,一部比一部差。心灰意冷下,李連杰遠走美國,打算開武館授徒,告別演藝事業。
如此,曾經的功夫明星,眼看著就要泯然于眾。恰在此時,徐克找到了他。
五、
彼時徐克正忙著他的經典翻拍計劃,并已經有了《英雄本色》和《倩女幽魂》兩部成功之作。因為它們的成功,徐克堅定了翻拍經典的信心。
可問題來了,再翻拍那部經典呢?徐克想到的是關德興版的《黃飛鴻》。
早在拍《英雄本色》時,徐克就很想把黃飛鴻這個人物重新帶回大銀幕。按他當時的想法,他想讓狄龍飾演黃飛鴻,周潤發演徒弟梁寬,一莊一諧,肯定能碰撞出火花。
可惜,《英雄本色》上映后,狄龍和周潤發塑造的豪哥和小馬哥太過深入人心。如果再讓他們突破形象,來演穿著馬褂,帶著瓜皮帽的黃飛鴻電影,觀眾能不能接受呢?
風險太大,不得已,徐克只能一邊拍著其他電影,一邊留意黃飛鴻的合適人選,終于,1990年,他在美國遇到了李連杰。
六、
當時,李連杰被嘉禾說動,正欲重新出來拍戲。而徐克這邊,因為記著前輩張鑫炎的囑托,所以,當嘉禾邀請徐克執導李連杰拍一部戲時,徐克不顧自己是新藝城的人,也不顧自己手頭上正在拍的《笑傲江湖》,立馬動身前往美國。
在那里,徐克第一次見到李連杰,覺得他的氣質像古人,符合他對黃飛鴻的想象。之后,他們合作拍攝了《龍行天下》。因為這次合作,徐克見識了李連杰的身手,越發覺得李連杰就是他要找的黃飛鴻。
所以,等到《龍行天下》拍完,盡管嘉禾覺得李連杰演得不好,并且還因此雪藏《龍行天下》,暫不上映。但徐克仍然向嘉禾建議:以李連杰為主角,重拍《黃飛鴻》!
面對徐克的提議,嘉禾起初很猶豫,好在徐克足夠堅持,又有諸多翻拍經典的成功之作,最終,嘉禾同意由李連杰出演黃飛鴻。
七、
雖然徐克對李連杰版黃飛鴻充滿信心,但此時的李連杰卻對于如何飾演黃飛鴻感到一籌莫展!
那時候的李連杰,因為從小生在北方,當時并不知道黃飛鴻是誰,也沒看過黃飛鴻的系列電影。另外,李連杰也不是專業演員出身,所以,對于怎麼塑造黃飛鴻,李連杰心里很沒底。
為此,他找到徐克請教,而徐克給他的建議是看關德興版《黃飛鴻》,找找人物神態上的感覺。另外,徐克還讓李連杰看《動物世界》里的獅子捕獵羚羊,讓他觀察獅子捕獵時的眼神,同時也要觀察羚羊遭遇危險時的警覺神態,并把他觀察到的融入到動作表演上。
得益于徐克的這些建議,李連杰塑造的黃飛鴻,既有關德興版的儒雅氣度,同時也有年輕版黃飛鴻該有的犀利,拍的非常成功。
八、
這些都是后話,再說回電影的拍攝。
選定李連杰出演黃飛鴻后,對于怎麼翻拍,怎麼拍出新意,徐克想法很多。首先,黃飛鴻的形象上,徐克讓李連杰改穿長衫,區別于關德興版的馬褂和瓜皮帽。
故事上,關德興版黃飛鴻,大多表現的是邪不勝正和仁者無敵,人物形象更像是懲惡揚善的民間英雄。而李連杰版黃飛鴻,徐克讓他與中國近代的諸多歷史事件關聯起來,讓新版黃飛鴻多了家國天下,民族大義。
除此之外,徐克還為黃飛鴻設計了「CP」十三姨這個角色,即是為電影增加養眼的看點,也是通過黃飛鴻和十三姨之間的東西方文化差異,來塑造喜劇效果,和引領起故事走向。
動作設計上,徐克先是找來劉家榮設計動作戲,可合作了幾場戲后,徐克覺得劉家榮的動作風格偏南派拳法,少有北派腿法的展示。
另外,他想象中的「佛山無影腳」,是讓李連杰在空中連踢七腳。可劉家榮覺得這樣的動作不僅違反地心引力,還會讓洪拳弟子們笑掉大牙。
如此,兩人在動作風格上分歧很大,最終鬧得不歡而散。
在這之后,徐克又找來袁和平設計動作場面,他的加入,完美實現了徐克對動作場面的想象。像李連杰起手,收手的pose,經典的佛山無影腳,以及片尾的竹梯大戰,都是由袁和平設計。
值得一提的是,拍竹梯大戰時,李連杰不幸摔斷了腿,很多動作場面需要由替身完成。
為了不讓替身「露餡」,徐克只能通過拍攝大量鏡頭,然后在后期把這些鏡頭剪碎,再用不斷切換這些碎鏡頭來遮擋替身演員。
這樣的處理,不僅沒讓替身演員「露餡」,還意外的讓動作場面看起來靈動凌厲,沖擊力十足。
九、
有了人物,故事,動作風格等創新后,徐克還不滿足,因為他的電影,一直對配樂要求極高。像之前拍過的《英雄本色》《倩女幽魂》《笑傲江湖》等電影,每一部的配樂和主題曲都是經典。所以,這次拍《黃飛鴻》也不能例外。為此,徐克再次找來老搭檔黃霑,請他幫忙設計電影的配樂。
怎麼設計呢?以往的黃飛鴻電影,配樂基本上都是用的古曲《將軍令》,因為太過經典,再加上徐克和黃霑都非常喜歡,所以,這次的配樂還是決定用《將軍令》。
只不過,老版《將軍令》的節奏太過沉穩,為了更符合現代觀眾的審美,黃霑把老版《將軍令》里的500多個音符濃縮提煉到100多個。節奏加快的同時,還加入大鼓,琵琶,嗩吶等各種民族樂器演奏,最終有了那首至今聽來仍振聾發聵的《男兒當自強》。
十、
如此,有了以上諸多創新后,新版《黃飛鴻》一經上映就引發轟動。不僅在香港拿到2900多萬港幣票房,在台灣,韓國,以及東南亞等地區也是反響熱烈。
嘉禾眼見《黃飛鴻》如此成功,就有了拍攝續集的計劃。而徐克這邊,他為電影起的英文名為《Onceuponatimein China》,翻譯過來就是《中國往事》,既然是「中國往事」,一部黃飛鴻怎麼夠表達呢?
所以,當嘉禾問他有沒有續集時,徐克馬上說有、有、有。于是,《黃飛鴻二之男兒當自強》立馬開拍。這一次,徐克繼續讓黃飛鴻與中國近代歷史事件關聯,甚至為此不遵循歷史,讓黃飛鴻成了貫穿時代的英雄。
動作場面上,因為前作的成功,這次繼續由袁和平擔當武術指導。因為他的加入,當時還在袁家班的甄子丹受邀飾演反派角色納蘭元述,并因此有了第一個被關注記住的角色。他和李連杰 束布成棍對戰佛山無影腳的決戰,至今仍是影迷津津樂道的動作戲。
而除了這場動作重頭戲,黃飛鴻殺入白蓮教老巢,與九宮真人的那場動作戲也是異常精彩。
戲里,扮演九宮真人的是熊欣欣,曾在上一集中擔任李連杰的替身,替他拍過竹梯大戰。因為拍的辛苦,徐克在這一集里給了熊欣欣一個露臉的角色,由他飾演九宮真人。對于徐克的賞識,熊欣欣自然拍的非常認真,并因此為自己贏得了第三集里鬼腳七的角色。
十一、
不過,相比于熊欣欣的認真對待,李連杰倒是出了點狀況,差點讓電影沒法繼續再拍下去。發生了什麼呢?李連杰罷拍!為什麼呢?這得從李連杰在美國拍《龍行天下》說起。
當時,李連杰因為這部戲簽約嘉禾,合約為2年拍四部戲,每部戲片酬150萬港幣。拍完《黃飛鴻1》時,2年的期限剛好到期,可李連杰只拍了《龍行天下》和《黃飛鴻1》兩部戲。
如此局面下,李連杰覺得,他沒能拍完4部,是嘉禾安排不周,自己理應拿到剩下兩部戲的片酬。而嘉禾這邊,他們覺得李連杰沒能拍完4部,拒絕支付剩余兩部戲的片酬。面對嘉禾的霸道,只身闖香港的李連杰勢力單薄,只能忍讓。最終,雙方協議再續簽一段時間,爭取拍完剩余的2部。
可奇怪的是,眼看著續簽期限快到了,嘉禾卻只安排了《黃飛鴻2》一部戲,并且還以4部戲沒拍完為由,讓李連杰再續簽2年。
面對嘉禾的出爾反爾,李連杰原本指望經紀人羅大衛能從中斡旋,可羅大衛的母親劉亮華是嘉禾股東之一,他怎麼肯幫著李連杰對抗嘉禾呢?
沒辦法,留給李連杰的選擇只能是一退再退,任人宰割。
恰在此時,一個背景復雜的商人,同時也開著電影公司的蔡子明出現了。他聽說李連杰的困境后,主動找上門表示我能幫你。李連杰在了解到對方的巨大能量后,因為氣不過嘉禾的「店大欺客」,選擇簽約蔡子明的公司。
如此,嘉禾出品的《黃飛鴻2》就跟他不再有任何關系,所以,等到拍《黃飛鴻2》的最后一場戲,也就是前面提過的黃飛鴻大戰九宮真人那場戲,李連杰選擇脫掉戲服罷拍。
十二、
嘉禾這邊,聽說李連杰罷拍,隱約猜到他背后有高人撐腰。一怒之下,準備把拍過的《黃飛鴻2》燒掉,好在徐克力勸,再加上本片的監制吳思遠提出他來解決問題,《黃飛鴻2》總算不至于付之一炬。
而吳思遠這邊,在了解到嘉禾和李連杰的矛盾后,他找到蔡子明協商,主要提了3點建議:
其一,李連杰剛剛憑借黃飛鴻大火,讓他拍完《黃飛鴻2》,對他事業上是有幫助的。如今他簽約你的公司,他好,自然你也好。
其二,李連杰罷拍《黃飛鴻2》,明顯是違反合同的,如果嘉禾走司法程序,不僅耽誤李連杰拍新戲,而且,按香港的法律,如果嘉禾申請禁止令,李連杰即便拍了新戲也不能上映。
其三,只要李連杰履行完嘉禾的4部戲約,他可以保證李連杰拿到片酬。
如此,在吳思遠曉以利害后,蔡子明最終同意李連杰返回劇組,《黃飛鴻2》在經歷這場風波后,總算順利拍完,等到上映,反響比第一部還熱烈。不僅在香港成功拿到3000萬港幣票房,阜外同樣拿到高票房成績。尤其在韓國,不僅拿到高票房,還打破了觀影人次紀錄。
而除了這些,嘉禾把雪藏的《龍行天下》拿出來,改名《黃飛鴻92之龍行天下》上映。一部與黃飛鴻毫無關系的電影,因為帶著黃飛鴻的名號,最終還是拿了800萬港幣票房。
十三、
這樣的成功,嘉禾很高興,徐克很高興,可李連杰卻高興不起來。為什麼呢?
因為《黃飛鴻2》上映當天,他的新經紀人蔡子明在公司樓下被人槍殺,這讓李連杰一度很擔心自己的安全問題。
好在,蔡子明曾經告訴他:大家要的是蛋,不會殺雞!想明白這點后,李連杰逐漸走出陰影,與嘉禾履行最后一部戲約,跟隨徐克去到北京拍攝《黃飛鴻三之獅王爭霸》。
十四、
在這一集中,徐克延續前兩部的風格,讓李連杰和慈禧太后,八國聯軍等歷史相關聯,故事拍得更加壯闊波瀾,也更趨近野史。另外,因為到內地取景,又有內地開放紫禁城用來拍攝,第三部黃飛鴻,無論是場景,動作場面,還是故事內涵上,可以說是徐克拍的最好的黃飛鴻電影。
這樣的作品,等到上映,在香港上映拿到2700萬港幣票房。雖然略低于前兩部,但在海外上映,反響仍然盛況空前。尤其是在韓國,拿到高票房的同時,還上了當地電台的《新聞聯播》,被用來反思怎麼能讓外國電影賺他們那麼多錢。
可惜,盛況空前的背后也隱藏著危機,首先,李連杰履行完最后一部戲約,不再參與嘉禾出品的黃飛鴻系列。無奈之下,徐克啟用趙文卓出演《黃飛鴻4之王者之風》。
珠玉在前,且影響力巨大下,趙文卓的黃飛鴻系列再難復李連杰版的輝煌。
其次,香港影壇流行跟風,自李連杰的黃飛鴻大火后,無數黃飛鴻的電影頻頻登上熒屏。拿《黃飛鴻3》上映的這一年來說,香港觀眾至少看了不下8部黃飛鴻的電影。
這其中,有李連杰和永盛王晶合作的《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有趙文卓替代李連杰拍攝《黃飛鴻四之王者之風》,也有李力持執導,譚詠麟、曾志偉參演的《黃飛鴻對黃飛鴻》。
十五、
每一部都是不同風格的黃飛鴻,他可以是英雄,可以是逗逼,可以被任意解構;
這樣的解構,讓黃飛鴻的形象越來越模糊不清,當觀眾們看不清時,《黃飛鴻》離謝幕也就不遠了…